湘潭市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2017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湘潭市水利局 xtsl.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18-05-23 11:17


单位名称

湘潭市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

年度预算金额

456.4万元

主管部门

湘潭市人民政府

单位基本职能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移民政策,抓好开发性移民工作;综合编制移民安置规划,上报并组织实施年度安置、开发计划;加强移民资金内部审计,会同有关部门对移民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移民扶助金管理;做好移民区的社会稳定工作;指导全市移民培训工作等。

评价结果

优秀

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和使用基本情况

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和使用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省移民局的精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移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移民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以“服务库区移民、创造美好生活”为主线,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移民培训、资金监管、队伍建设”为抓手,着力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移民,全面开展脱贫解困工程、移民增收致富计划、移民美丽家园建设行动,顺利完成了省、市绩效考核的各项目标任务。对照本局2017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任务,全年所有指标均全面完成,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17年度本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部分为100分,评价等级为优。在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和使用方面本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根据《关于做好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潭财预发〔2016〕12号)文件精神,严格依法依规、按标准编实编好了本局的2017年度部门预算。并且按要求上报了《湘潭市移民局2017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湘潭市移民局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表》等附件资料,经过“二上二下”程序,最终确定并下达了本局2017年度部门预算指标。

二是根据湘潭市财政局转发《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6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潭财会〔2017〕4号)等文件要求,本局认真组织开展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各项工作,编制印发了本局的《内部控制制度手册》,形成《市移民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基础性评价报告》,并按要求编制上报了本局2016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三是认真组织开展了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相关工作。1、在编制2017年度部门预算时,就在“二上”时将《湘潭市移民局2017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作为附件随预算编制草案一同上报了市财政局。2、根据《2016年度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情况的通报》(潭财绩〔2017〕1号)等文件要求,本局认真总结、不断加强,对市财政局报送了《湘潭市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2016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自评考核评审结果反馈整改情况说明》,对评审结果中提出的具体问题,逐一对照整改。3、按要求在二、三、四季度末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及时报送了《市移民局2017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监控情况表》,对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绩效目标出现偏差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和改进。确保年度目标的完成。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

一、基本情况

全年共到位移民资金1.79亿元,其中发放到户到人直补资金3600余万元,发放率100%;实施后扶项目980余处资金7200余万元;确定了3465名贫困移民避险解困扶持对象及搬迁安置方式,资金达6930万元,其中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考核任务的贫困移民1782名,实际完成2695名,完成目标任务151%,工作进度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湖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宣传推介;实施整村推进村6个,其中省试点村2个;多渠道推进1646名贫困移民脱贫攻坚;完成移民产业基地提质改造任务11900余亩,完成目标任务140%;举办各类培训班42期,培训移民2290人,完成目标任务112%;配合省局完成移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采集和试运行工作;上报省市政务信息128篇,被省办要情、湖南日报、省局移民快讯等省市媒体、内刊采用85篇;全面完成了2017年资金内审、后扶稽察、监测评估和移民存量资金清理整改工作;持续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整治、拒收拒送红包礼金承诺活动,没有发现移民干部滥用职权、违规收缴款物、贪污挪用、拖欠移民钱款等方面问题;切实维护移民利益,实现在省局移民非法上访“零”登记;获评2017年度全省移民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优秀单位。

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目标1:推进移民增收致富,积极促进移民特色产业发展。

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促进发展库区精细农业、特色产业。一是加大移民产业投入。加大产业投入政策宣传引导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移民产业投入600余万元。尝试开展移民产业项目贴息贷款、农业保险试点等,发挥扶持资金的撬动、杠杆效应。二是引导发展庭园经济。将退网上岸移民户、贫困移民户作为扶持发展家庭产业的新群体,通过免费送种苗、免费培训、跟踪指导,引导其转产增收。如湘乡市全年为贫困移民户免费送去鹅苗2000多只,果苗4000余株,带动水府庙水库退网上岸移民和贫困移民500余户致富创收。三是优化提质产业基地。运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十基地+移民”的经营模式,鼓励移民入股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分红受益。依托已有资源优势,提质改造产业基地,示范带动库区移民发展特色种养业,重点移民村、库区村 “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态势初步形成。如湘乡市全力打造的“荷塘”、“桃花”、“薄荷”、“香妃茶”;湘潭县的“湘莲”、“小籽花生”;雨湖区的“百果园”等特色产业。全年完成移民产业基地提质改造任务11900余亩,其中油茶5100余亩、水果2100余亩、茶叶1400余亩、药材1400余亩、蔬菜700亩,新建荷花基地1200余亩,受益移民近万人。

目标2:有力推进移民培训,有效提升移民创业就业能力。

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推广“湖南省水库移民培训微信公众平台”为手段,以水府庙水库移民退网上岸后转产就业和建档立卡特困移民为重点,以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为中心,加大移民培训力度,提升移民就业创业能力和增收致富本领。一是结合产业开发需求,普遍开展了大棚蔬菜、花卉苗木、无花果、食用菌、湘莲、黑山羊和农用机械操作等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移民产业开发水平。二是通过“移民+定点院校+企业(合作社)和自主培训-取证补贴等方式,举办了电工维修班和育婴师培训班4期,培育库区技工,打造移民金牌月嫂。至今,举办各类培训班42期培训移民2290人次,其中实用技术培训1891人次,就业技能培训399人次(含自主培训168人次),获证率95%以上,就业率90%以上,并注意做好就业跟踪服务。举办了2期避险解困、基础数据采集专题培训班。

目标3:整村推进,着力建设移民美丽家园。

我市适应省局“大后扶”思路调整,根据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较集中连片的实际,把移民后扶项目规划到片区,把移民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到片区,形成“突出重点、整村推进、精准投入”的工作态势,着力建设移民美丽家园。一是进一步摸清底数。厘清了重点移民村、移民省级贫困村、整村推进村、移民美丽乡村(家园)建设示范村。全市已确定100人以上重点移民村142个,300人以上的59个;500人以上的33个;1000人以上的11个。今年全市确定了整村推进村6个。二是重点村实行重点投入。要求县市区年度移民项目资金投入重点移民村的资金总量原则上不低于50%。如湘乡市投入重点移民村的资金总量达到62.8%。三是稳步推进片区规划项目建设。结合全域旅游,加快棋梓-毛田、中路铺-花石、姜畲-响水等三大重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移民产业开发,使三大片区成为移民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全年完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980余多个7200余万元。全力开展灾后重建,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实施灾后重建项目130余处。

我市结合重点库区村、移民安置村的实际和资源禀赋,精心谋划,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强化“七个一”全力推动整村推进工作,即:做好一个规划、找准一个定位、建强一个班子、健全一套机制、整合一个资源、突出一个重点、营造一种氛围,打造一批移民美丽家园示范村。全市确定了6个村为整村推进村,其中以省试点村竹冲村、连云村为重点,移民资金投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1300余万元,带动相关部门投入重点移民村1200余万元,初步形成了整村推进“四种模式”,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在湘潭县锦石乡碧泉村,弱碱性千年碧泉潭筑巢引凤,生态养殖、有机农业、产业加工如火如荼,打造了移民产业致富示范村的“碧泉模式”;在中路铺镇竹冲村,道路硬化、改厕改灶、绿化亮化使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焕然一新,建设了移民美丽库区示范村的“竹冲模式”;在湘乡市棋梓镇连云村,水果种植、送技上门,“合作社+基地+集体+农户”的方式让移民入股分红,培育了脱贫解困示范村的“连云模式”;在毛田镇水府村,移民回乡创业,集采摘、垂钓、休闲为一体的“一环一片三节点”美丽乡村项目紧张有序实施,打造了休闲旅游示范村的“水府模式”。湘潭县在今年全省整村推进移民美丽家园建设试点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目标4:政策叠加,更快一步推进脱贫攻坚。

全面贯彻全市“脱贫攻坚决胜年”行动要求,多渠道推进贫困移民脱贫攻坚。一是协助完成清理比对。我市移民系统配合扶贫办等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移民户“四类人员”、户籍信息等进行清理核实,全面完善了信息系统。二是注重精准帮扶。移民部门逐一上门走访,掌握贫困移民真实生活状况,并因人而异、因户施策,通过纳入避险解困、直补资金发放、产业开发、移民培训、助学帮困、购买医疗保险和结对帮扶等多种渠道,点对点地帮助度过生活难关,增加生活来源。三是政策叠加促脱贫。针对部分因病因故致贫的移民实行政策叠加,大大增加了脱贫的信心。如棋梓镇连云村李楚诗家在享受低保兜底政策的同时,移民部门送现金慰问,送鹅苗、红心柚上门发展家庭产业,参加移民培训提高生产水平等,切实减轻其生活压力。至今叠加移民计生惠民政策红利,扶持贫困移民建房、就学、就医等317万元。全年以县、乡镇、村为责任主体,移民部门协同配合,实现了1646名建档立卡贫困移民全部脱贫。

目标5:多管齐下,更高质量监管移民资金。

一是严格执行“4+1”的监管机制。顺利完成对韶山市、湘潭经开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的年度稽察、雨湖区2015-2016年移民资金内审和全市2016年移民后扶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发现了这些地方存在资金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规范现象,对问题较多的一个单位进行了约谈,并限期予以整改、规范。依托第三方机构完成了2016年度韶山市和市辖区万人以下的监测评估工作,2017年监测评估 相关工作正在走程序。积极配合市纪委推进“互联网+监督”工作,对我市移民资金计划使用情况进行了联网公示,形成了强有力的监督体系,构筑了移民资金安全、高效的“防火墙”。二是持续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整治和拒收拒送红包礼金承诺活动。积极开展移民资金专项督查检查,快查严处移民扶贫领域腐败典型问题。至今发现问题线索5条,配合纪委立案查处村干部2人。开展 “解剖麻雀”式的解剖分析调查,对湘乡市龙洞镇3个项目进行了全面督查检查,没有发现移民干部滥用职权、违规收缴款物、贪污挪用移民钱款等方面问题。三是着力开展了移民存量资金清理工作,自查自纠存量资金约4700余万元。并多措并举,确保后期扶持结转资金在2017年底使用率达到90%以上。

目标6:畅通渠道,更高成效维护库区和谐。

一是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按照属地管理要求,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完善信访维稳应急预案。畅通信访渠道,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工作。建立全市移民信访突出遗留问题台账,加强信访督查督办。全市共接访移民320人次/149批,其中政策咨询179人次/140批,处理办结来信5件,市县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下访20余次,成功劝返、化解集访、赴省进京上访2次180余人次,没有出现违规群体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二是妥善处理长航、株航后续项目。加强上下沟通、协调,指导湘潭县完成易俗河老街挂嘴洲河岸防护等长航水利专项工程;完成茶恩寺镇库区人行桥和机耕桥建设、白石镇深溪闸、潭湘堤2号闸、潭湘堤4号闸3座涵闸改造工程等株航后续项目建设和遗漏土地征收补偿发放,启动株航湘潭县库区移民安置自验和初验工作。雨湖区即将启动姜畲泵站提质改造工程。经开区结合区沿江风光带建设实施长航水利专项工程,建成后会达到防洪和景观的多重效果。

目标7:全力推进贫困移民避险解困搬迁安置工作。

国家第三批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是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考核项目,也是我市移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避险解困工作“不丢一户、不漏一人”,我市突出“五抓”。一是抓责任分解。二是抓学习宣传。三是抓安置对象精准识别。四是抓安置政策落地落实。五是抓督查考核。至11月底,通过上下齐心,部门配合,确定了3465名扶持对象及搬迁安置方式,其中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考核目标任务1782名,实际完成2695名。项目实施深得受灾移民、贫困移民点赞称道,深受移民群众好评。

目标8:更高标准打造移民干部队伍。

一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狠抓责任落实,省、市、县分级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实行一票否决制,开展“拒收拒送红包礼金承诺”活动和“阳光行动”,移民项目建设做到“村上墙、县上网”,纳入乡镇“三资平台”公开招投标,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职能部门、移民群众、社会舆论的监督检查。全年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专题会议9次,各类党纪条规学习9次,廉政提醒谈话28人次。对2012年12月4日以来发放津贴补贴奖金福利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没有发现我局违规发放现象。二是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通过开展“一把手”上党课、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重温入党誓词、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等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高标准高要求开展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组织干部原原本本地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举办了浙大移民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研修班,进一步提升为民办实事能力。全年组织集中学习14次,开展作风检查6次,领导带队下村40多个乡镇60余次。开展“干群一家亲、党群心连心”活动,慰问棋梓镇连云村困难移民7人8500元,投入移民资金15万元硬化村道,受益移民205人。

存在的问题

改进措施

其他需要说明问题

下一步,按照市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统一安排,我局整体并入市水务局。根据我市移民后扶“十三五”规划总投资34亿元的蓝图,2018年以实施“整村推进工程、脱贫解困工程、增收致富工程、创业就业工程”为抓手,重点突出、整村推进、精准扶持,全面开展水库移民脱贫解困工程、移民美丽家园建设行动和移民增收计划,着力打造棋梓+毛田、中路铺+花石、姜畲+响水等三大重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等三大移民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示范区,助推库区移民同步全面小康和“伟人故里、大美湘潭”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